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9章 我怕下手太重,他们顶不住啊!(1/2)

京城很快发生了一些变化。

粮铺里面的粮食,少的可怜;绸缎庄里面的棉衣布帛,同样寥寥;那些有盐引的商人,同样说盐极为紧缺,价格必须上调。

他们必须花费更高的价格,从有渠道的人物那,购买价格更高的粮食、布匹、盐、铁等物品。

而一般情况来讲,朝廷对此,不会有任何办法。

粮食、布帛、已经是市场化,朝廷没有用政治手段管控的理由和能力。

至于所谓的盐铁专营,已经是名存实亡,盐业已经完全掌控在特权商人中,铁业则完全市场化。

管?怎么管?

朝廷为了钱,滥发盐引,到了万历时期,更是直接将盐引永久化,可以世袭传递,就为了用盐引卖钱。

此举虽然暂时缓解了财政压力,但对于朝廷来说,盐利已经完全私有化了。

挣钱与否,盐利私有化会不会侵害百姓的利益,其实和朝廷已经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说,到崇祯手里的大明,当真是千疮百孔,每一个方方面面,都已经腐朽到了极点。

能搞钱的地方,都试过了,能竭泽而渔的,都竭泽而渔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检和叶铭,不可能来硬的。

叶铭上一次对付世家大族,至少还是师出有名,造反、通敌等等,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做了图谋不轨的事情。

比如召集兵马围困乾清宫,试图完全控制崇祯。

没干赢,被叶铭反杀,他们认,因为这本就是游戏规则。

但是现在,天下承平,如果你叶铭还不按规则玩游戏,那后果,将难以承受。

一个不讲信义,说话当放屁的朝廷,是不会有人信服的。

只是不知为何,面对粮食价格的疯涨,朱由检和叶铭,似乎没有做出任何反制的手段。

并没有下旨调集粮食入京,也没有试图向山西方向要粮。

这让王登库等人的准备落空,漕运那边、山西几位达官贵人那的香火情,算是白消耗了。

但事情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消耗也就消耗了。

崇祯和叶铭,到底还是太年轻了,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这些涉及经济的治政手段,还是太弱,缺乏足够的警惕和反应。

现在的崇祯和叶铭,还在乐呵呵的庆功呢。

在山海关的王在晋、秦良玉、毛文龙,于皇太极北撤之后一周,联袂回到了京城。

卢象升继续驻守山海关,颜继祖则在遵化重建遵化。

各有封赏,而且极为厚重。

王在晋加封太子太师,初授荣禄大夫,夫人为一品诰命,可赠三代。

秦良玉加封骠骑将军,其子马祥麟进总兵,其夫马千乘平反。

毛文龙更是直接进都督,如果下次再立功,封爵也极有可能。

除此之外,皮岛将重点经营,叶铭会重新开拓航线,与建奴和朝鲜,好好做做生意。

原本的小打小闹,会变成真正的大生意,以前月入十几二十万两,会变得更多。

按照叶铭的说法,反正那些世家大族喜欢走私,山西那些商人,资敌都资出个强盛大金了,那还不如咱们自已走私。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顶点小说 . www.guangyi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顶点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