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大的变化,无疑体现在背部。
杰顿轻轻将两扇巨翼压低,努力扭过头,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自已的背部。
在原本肩膀靠上、靠后一点的位置,原本只是光滑一片的鳞甲处,此时竟神奇地多出了一对强健有力的肢体。
这对肢体的骨骼格外修长,黑金色点缀着白色斑点,精瘦的肌肉如虬龙般紧紧纠缠其上,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看起来矫健无比。
顺着这对肢体一路延伸,末端类似指头的结构更是特化成极为细长的模样,远远地伸展出去。
而在这些骨架之间,除了维持正常运动所需的肌肉和筋络结缔组织之外,便是大片银黑色的皮膜。
杰顿将两扇巨翼奋力伸开到极致,翅骨与脖子之间形成了一个小于九十度的锐角,而在翅骨与身体之间,则如同一把巨大的扇子般,张开了两扇面积惊人的翼膜。
翼膜呈现出多重弧线形,与身体紧密相连,一路顺滑地延伸至尾巴根部的位置,仿佛天成。
整对巨翼,翼展长度近乎五百米,翼膜面积已然达到了极限。
而驱动这对巨翼的,是背部那些强壮到几乎要撑破鳞甲的肌肉,以及一些延伸至腹肋部位的长肌肉。
为了进一步提升肌肉群的效率,杰顿巧妙地让背部的脊椎骨形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形成了类似龙骨突的附着面,以此来显著增大肌肉与骨骼之间的联结面积。
如此一来,他的肩背部位高高隆起了一大块,本身提供力量的艾美拉鲁矿石也耸立在肌肉上,此刻却成为一座蕴藏着无尽力量的小山丘,为巨翼的扇动提供着坚实的支撑。
虽然胸肌不太适合去合理分配力量,不过杰顿在背上形成一对形态类似的背肌,这便是极具创造性的尝试性设计。
至于原本位于整个背部发动电磁冲击的器官,在杰顿不想放弃其功能的情况下,只能费尽心思将之改变形态,小心翼翼地深深埋入了其他背部肌肉之间。
尽管位置改变,但是发动的效果却不减反增。
而为了进一步增加仍觉稍有不足的翼展面积,杰顿在腹侧靠近尾巴根部的位置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一对副翼。
这对副翼由几根类似鱼鳍的长长骨骼支撑起两扇可以开合的三角形翼膜。
虽说这对副翼由于没有复杂的肌肉以及关节支撑,无法像主翼那样做出扑扇翅膀或者灵活调整飞行姿势的动作,但是单纯用来增加空气动力却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了属于是。
整个改造过程犹如一场在微观与宏观世界里同时进行的精密工程。
这种复杂性与杰顿之前碰到的那些需要大量替换原本结构或者从最底层进行完善的改造截然不同。
这次改造的挑战性,完完全全体现在如何对全身结构进行更加合理、精妙的分配。在此之前,不管是长尾、背部或者是手臂肌肉的改造,都从未如此彻底地改变他的身体物理结构分布。
至于那些皮肤、感官系统、体内细微结构的变化就更不必说了,它们基本不会对他的身体运动结构产生实质性影响。
杰顿从未进行过如此极限的 DIY 设计,甚至很多设计本身,他在实施之时也不能笃定是否安全有效,只能在真正使用的过程中,探索未知领域,慢慢去发现问题,然后谨慎地做出调整。
两天时间眨眼过去。
他甚至是在地下沉沉地睡了一觉,才最终破土而出,如同新生的神祇降临世间。
不过,当看着自已这一身威风凛凛、充满着强大压迫感的炫酷样子,杰顿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觉得这一切的付出还是极具价值的。
整个过程虽然疲惫不堪、复杂至极,但是其中蕴含的探索乐趣与最终收获的成就感,让他深深沉醉其中。
【以下是设定补充:】
潘多拉星球用五百米级别的翅膀即可,正常杰顿这个重量级别的至少需要八百米以上,并且翼展面积更巨大的翅膀。
在潘多拉星球,生物的肌肉展现出与地球生物截然不同的特质。
首当其冲的,便是潘多拉生物那与生俱来、相比地球生物本质上更为强劲的肌肉力量。在肌肉横截面等同的情形下,潘多拉生物的肌肉能爆发出超出地球生物百分之五十的力量输出。这无疑为飞行提供了更为磅礴的动力支撑。
而且还要考虑潘多拉独特的自然环境。
在潘多拉星球较小的前提,还有在星球密度差异并非悬殊的状况下,其重力仅约为地球的百分之八十。常理而言,重力减小,大气压也会随之降低,毕竟较弱的重力难以维系大量的空气。
但潘多拉却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景象,其大气压力约为地球的1.2倍。
主要是因为在潘多拉的大气成分里,二氧化碳与氙气占据了极大比例。这些比重颇高的气体,使得潘多拉的大气密度显著提升。
空气,作为一种流体,更高的大气密度意味着能够产生更为理想的浮力。与此同时,潘多拉较小的重力相较地球而言,又进一步减轻了飞行所需克服的阻力。这一增一减之间,使得在潘多拉星球上飞行变得比在地球容易许多。
正是上述几个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才造就了潘多拉星球上那些神奇的飞行现象。体型远超风神翼龙的伊卡兰,即便驮着纳美人,依旧能够在天空中轻盈且灵活地翱翔;甚至还出现了像最终幻影这般体型巨大的天空霸主。
因此,杰顿只需要使用五百米级别的翅膀就足以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