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峰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他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律师函,我已经咨询过专业律师团队,他们会对近期恶意散播谣言,损害我们团队名誉的行为提起诉讼。”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听着郭凌峰的每一个字。他们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但郭凌峰的果断和自信,却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那些所谓的‘证据’,不过是断章取义,刻意引导舆论的伎俩罢了,”郭凌峰将文件放在桌上,“我们会用事实说话,让那些躲在暗处,企图搞垮我们的人付出代价!”
他看向那位年轻的文化创新者,语气温和了许多,“小王,这段时间你辛苦了。网络上的那些攻击,不必放在心上,我相信你的才华,也相信你的清白。我已经安排了媒体采访,你要做的就是勇敢地站出来,把你的创意,你的心血,展示给所有人看!”
文化创新者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但听到郭凌峰的话,他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郭总,我明白了,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接下来的几天,郭凌峰团队开始了全面反击。律师团队兵分两路,一路对竞争对手的侵权指控进行深入调查,收集证据,准备提起诉讼;另一路则对网络上的恶意评论和不实报道进行取证,追查幕后黑手。
文化创新者在团队的支持下,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他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手稿、灵感来源以及修改记录,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我热爱传统文化,也一直在探索如何用现代的方式去传承和发扬它,”文化创新者面对镜头,语气坚定,“我的作品,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我的心血,绝非抄袭而来!”
他的真诚和坦荡,打动了无数观众。网络上的风向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和支持这位年轻的文化创新者,并对恶意造谣的行为表示谴责。
与此同时,传统学者也站了出来……
传统学者们,一向被视为是坚守传统的守护者,这次却出人意料地站在了郭凌峰团队这一边。他们通过一系列公开讲座和文章,深入浅出地解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创新的重要性。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演讲中说道:“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保持活力的。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用新的视角、新的方式去诠释传统,而不是将创新拒之门外。”
这些学者们的发声,犹如一记记重锤,敲开了那些被偏见蒙蔽双眼的人们的心扉。公众开始意识到,一味地排斥创新,才是对传统文化真正的伤害。而郭凌峰团队,正是用他们的行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着一条新的道路。
富商们也行动起来。他们深知,郭凌峰团队的项目不仅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更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一位投资了该项目的富商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坦言:“我投资这个项目,看中的不仅仅是它的经济效益,更因为它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我相信,郭凌峰和他的团队,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品。”他还当众出示了所有投资合同和资金往来的证明文件,证明投资的合法性和透明度,并承诺会加大对团队的支持,与他们共渡难关。
富商的慷慨陈词,通过电视、网络传遍了大江南北。公众对郭凌峰团队的信任度与日俱增,而那些恶意造谣者,则如同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在团队内部,一场庆功宴正在筹备中。然而,郭凌峰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喜悦。他望着窗外,目光深邃。他知道,这场战斗还远未结束。
“咚咚咚……”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一位身穿唐装,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进来。他,正是当代着名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关门弟子,张柏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