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太庙乐章之十一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昭和
道洽二仪交泰,时休四宇和平。
环佩肃于庭实,钟石扬乎颂声。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昭和》译文及解析
【译文】
? 道洽二仪交泰,时休四宇和平
治国之道协和天地阴阳,天下太平四方疆域安宁。
? 环佩肃于庭实,钟石扬乎颂声
朝臣环佩叮当,在宗庙祭品前肃穆站立;钟磬之声清扬,奏响颂扬先王的乐章。
【解析】
一、乐章主题与核心思想
? 郊庙歌辞:为太庙祭祀乐章,旨在颂扬治国之道与天下太平的盛景,凸显“以和邦国,以谐万民”的礼制精神。
? 昭和:乐章名,取“政治清明、天下和美”之意,强调“和”为治国之本。
二、词句解析与文化内涵
1. 道洽二仪交泰,时休四宇和平
? 宇宙观与政治的融合:
? “二仪”指天地(或阴阳),“交泰”化用《周易·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以天地和谐象征君臣协和、上下贯通的政治理想。
? “时休”即时世美善,“四宇和平”极言疆域安宁,暗合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现实背景,体现对王朝鼎盛的歌颂。
? 儒家“和”的哲学:
此句以“道洽”为核心,将儒家“中庸之道”与道家“阴阳调和”结合,构建“天道—人道—治道”的三位一体,强调政治和谐源于对自然规律的遵循。
2. 环佩肃于庭实,钟石扬乎颂声
? 宗庙仪轨的场景化呈现:
? “环佩”指朝臣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肃于庭实”形容群臣在祭品(“庭实”指陈列的牺牲、玉帛)前庄严肃立,体现祭祀礼仪的秩序感。
? “钟石”即钟磬等打击乐器,“颂声”指祭祀乐歌,二者呼应《礼记·乐记》“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通过礼乐协同强化等级制度与集体认同。
? 声音的政治象征:
环佩之“肃”与钟石之“扬”形成听觉对比,前者象征臣僚的恭谨自律,后者代表王朝的声威远播,共同构建“内外兼修”的政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