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都如朱吾适说的那样。
别说三成了,就算是五成,他们也还有的赚,无非就少赚点儿罢了。
另外现在退出的话,那不就相当于是直接打脸朱吾适嘛。
他们没有那个胆子。
虽然不敢明着退出,但是这些人也不是傻子。
大部分人瞬间就想到了主意。
先派些人去瀛洲打探一下情况就是了。
如果瀛洲的黄金真的那么容易捡到,那三成真的不多。
如果不像朱吾适说的那么容易,大不了不干活儿就是了。
就当捐钱帮朝廷盖了个学校。另外就是花钱派人去瀛洲考察了一下而已,花不了多少钱的。
没弄到黄金,那自然是不用交税了。
至于说偷税漏税,肯定是有人想到了。
不过朱吾适也不怕。
他们去了瀛洲之后,尽可以把弄到的黄金藏起来。
但是总归是要回来的吧。
把黄金藏起来不算本事,能够偷摸弄回大明那才是真的本事。
海岸线就那一条,没有朱棣的允许,没那么容易回来的。
再一个朱棣到时候肯定也会派人看着的。
淘金的那么多,真要是大规模退税漏税,不可能一点儿也觉察不到的。
这些就是朱棣的工作了,山高路远的,朱吾适也管不着。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接下来给你们半个小时的思考时间。半个小时后,有兴趣的去排队登记,没兴趣的就可以直接离开了。”
朱吾适说完,直接离开了。
他在这里众人多少还是有些拘谨放不开的。
朱吾适走了之后,也方便这些商人互相商量一下。
有拎不清的,那自然就有拎得清的了。
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那些聪明人自然会帮朱吾适说服其他人的。
实在是冥顽不灵的,朱吾适也不在乎。
见朱吾适真的走了,众人都暗中松了口气。
朱吾适最后那番话的语气太认真了,他们到现在还有些怕怕呢。
沉默了两分钟,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了。
他小声问身边的人。
“你觉得这个生意怎么样,能做吗?”
虽然声音已经尽量压低了,但是因为人跟人之间坐得太近了,所以周围好几个人都听到了他的声音。
这些人不自觉地竖起耳朵,准备听听别人怎么说的。
被问到的刚好就是个聪明人,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说道。
“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这个生意当然可以做了。
我问你,去瀛洲找黄金,成本能有多少?如果我没记错,你家一直都有做外贸吧。
每年去到欧洲的大海船就有三四艘。
去瀛洲挖黄金,无非就是弄条船,弄一些人,把他们送到瀛洲,找到有金矿的地方,然后让他们开始挖就是了。
工人的工资又不高,吃的又不是山珍海味。
这些投入很大吗?
找一千个工人,每年的工资加伙食,一年有个三五万两就了不得了吧。这还是 往多了说的。
一千人撒下去,每人只需要弄到一二十两黄金,你就回本了,甚至还有得赚。
这么简单的账你不会算啊。
还是说你觉得瀛洲根本就没有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