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他怎么没听懂呢?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是自我思考,和不善御下,或者说是你太出色了。
一个人就做完了所有人的事。
掌控欲强是好事,但凡是都过犹不及。
你对每一件事都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凡事都希望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这很好。
但你现在不是一个普通人。
你现在是一州刺史、封疆大吏、治下百万、带甲十余万,是天下有数的诸侯。
你要看清自己的位置,你麾下有人才,还是大才!
你招募他们、养着他们是为了帮你分忧的,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你亲力亲为。
你想想你之前的事,是不是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你一个想好,然后和众人商议只是走个过程而已。
这就是你自我封闭、不善御下、掌控欲强。
昔日,我便曾与你提及,适时地展露自身些许不足,反倒能够令人安心。
这是针对你的上位者而言。
但这句话,我当时尚未言尽。
对下位者而言。
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希望有人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
需知身为一人主,若是展现得过于完美无缺、事无巨细皆能处理妥当。
属下只能作为一个执行者。
长此以往,麾下众人又当如何自处呢?
适当的让他们发现你的不足,你才会发现那些人是你需要的人才。
所以以后对任何事都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做出决断。
多听听
你只需要掌控住方向就行。
也要给
凡事只要结果是对的,是你想要的就行。
不必太在意过程如何!
这就是最粗浅的御下之道。
我想你应该清楚!
还有就是你有时候遇事有些犹豫。
可以说有些优柔寡断!
每次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动手,但天下不是什么事都需要有十成把握才能做。”
这?
杨赐眼看杨升陷入了沉思。
没有理会他,继续说道:“这些你以后多想想一个就会明白了。
在我临走的时候,我在问你的一个问题!
也算是之前的老问题了。
那就是如果你真得了天下,你会如何治天下?”
这?
这个问题之前在他普及教育的时候,杨赐就提过。
也给他介绍了之前的朝代是怎么治理天下的。
这个问题他也思考过,科举和科技并行。
他警惕的看了看周围。
这个话题是不是有些过于敏感了?
之前杨赐问过他,但那是在大晚上。
要知道现在还是大白天,刘宏也还活着呢。
杨赐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放心!我还没老糊涂呢!
府内的下人我都遣散了,周围三十步内有人呼吸我都能听得见。
今天你有什么就大胆放心的说吧!”
额?
这么厉害的吗?
他点了点头。
整理了一下思路。
愚民两个字让他想到了清朝末年的场景。
经过清朝几代皇帝的闭关锁国,各种愚民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直接就导致后来面对八国联军入侵,百姓们一点反抗意识都没有。
甚至有人还给这些侵略者带路和提供服务。
然后中华民族的先驱们不堪屈辱,愤然的站了出来。
前埔后续的在付出无数血泪和近百年的艰苦奋斗,才为这个民族争取到了复兴的希望。
但在他看来,这段屈辱是怎么都洗刷不掉的耻辱。
他每次看到这些都会被气得不行。
随即他直接说道:“伯父!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好了,我管它叫牢笼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