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的箭雨过后,北凉关内留下了一片诡异的景象。
成千上万支箭矢,如同凭空生出的白色荆棘,插满了校场、街道、营房的屋顶和空地,甚至有几支运气“极好”地落入了防御使府那狼藉的庭院之中。箭尾的白色布条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无数只指向绝望深渊的手。
起初,关内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箭雨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寻找掩体躲避。他们以为这是城外敌军总攻的开始,是死亡的序曲。
然而,当箭雨停歇,他们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时,却惊愕地发现,这些落下的箭矢似乎有些不同寻常。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闪烁着寒光的锋利箭头,取而代之的,只是削尖的木杆,上面紧紧缠绕着白色的布条。
这不是杀人的箭!
疑惑和好奇,渐渐取代了最初的恐惧。
一个胆子稍大的士兵,在确认没有危险后,蹑手蹑脚地走到一支插在冻土上的箭矢旁,小心翼翼地将其拔起。他仔细看了看,确认没有机关陷阱,然后好奇地解下了箭杆上那块粗糙的白色布条。
布条上,赫然写着几行墨迹未干的大字!
他不识字,茫然地看着周围同样围拢过来的、面带疑惑的同伴。
“这……这上面写的啥?”有人忍不住低声问道。
“我看看!”一个读过几天私塾、勉强认得几个字的士兵挤了过来,接过布条,借着灰暗的天光,一字一句地、艰难地辨认着,然后用一种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压抑着的声音,低声念了出来:
“奉……奉总监察使狄大人令:关内将士,多为……胁从。念尔等……守土不易,若能……主动献关投降者,既往不咎!”
仅仅是这一句,就足以让周围的士兵们心神巨震!既往不咎?!
那识字的士兵仿佛也被这内容惊呆了,他咽了口唾沫,继续往下念,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如……如能擒拿叛首章子安、李全等人,献于……于阵前者,不仅无罪,反有……大功!论功行赏,加官进爵,皆有可能!朝廷……朝廷将视尔等为……为清剿叛逆之功臣!”
石破天惊!
这几句话,如同平地惊雷,在这些早已被绝望和干渴折磨得麻木不仁的士兵心中,炸开了滔天巨浪!
主动献关投降,可以既往不咎?!
抓住章子安和李全,不仅无罪,反而有功?!还能加官进爵?!成为“功臣”?!
这……这是真的吗?!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死寂的北凉关内疯狂传播开来!
士兵们不再躲藏,纷纷从角落里涌出,争抢着捡拾那些散落在各处的“希望之箭”。识字的人成为了焦点,被无数双渴望的眼睛包围着,一遍又一遍地念诵着布条上的内容。不识字的人则侧耳倾听,脸上写满了震惊、怀疑、激动、以及一种重新燃起的、名为“生路”的渴望!
低语声如同潮水般涌起,在营房之间,在城墙根下,在每一个士兵聚集的角落里悄然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