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9章 银针定生死·剑气扫尘埃(2/2)

\"他们在漕粮中藏机关虫。\"

慕素影剑劈粮垛。

\"看这蛀痕,当是岭南特有的食铁蚁所为。\"

梁上突然坠下铁笼,漕帮长老狞笑现身:\"沈姑娘可知这些粮船要运往......\"

寒江剑气掠过喉头,后半截威胁化作血沫。

沈知意金针探入其风池穴,带出的铁线蚨腹中藏着半枚虎符残片。

\"与盐矿发现的虎符能合。\"

慕素影剑刻比对纹路。

\"足够调动三卫边军。\"

五更时分,两人伏在渭水渡口。晨雾中驶来的官船吃水极深,船头浪花泛着诡异的靛蓝色。

沈知意北斗针探入河水,针尖析出的粉末遇风即燃,竟是唐门特制的流火砂。

\"他们要烧漕船引发疫乱。\"

慕素影剑气斩断锚链。

\"看这锚爪构造,当是霹雳堂手笔。\"

官船突然侧倾,三百个药桶顺流而下。

沈知意金针穿透桶身,流出的不是药材,而是浸泡着透骨针的戍边军腰牌。

\"腰牌内侧刻着穴位图。\"

慕素影剑尖挑起铜牌。

\"看这少商穴标记,正是时疫的命门所在。\"

两人顺流追至拦水坝时,闸口机关已被触发。

沈知意北斗针射入齿轮间隙,针尖带出的铁锈里混着怀仁堂金疮药。

\"他们用治伤药腐蚀机关。\"慕素影剑气劈开闸门,\"这般算计......\"

洪水倾泻的刹那,三百尊青铜药师像浮出水面。

佛像手中所持不是杨柳枝,而是边军制式横刀,刀身纹路竟与《青囊书》残缺的\"癸水篇\"暗合。

慕素影踏浪挥剑,寒江十六式终招\"冰封千里\"冻住洪峰。

沈知意趁机北斗针穿透佛像耳窍,针尖带出的机簧碎片上,赫然刻着工部尚书私印。

\"朝中果然有人......\"

话音未落,冻住的洪峰突然炸裂。碎冰中飞出十二道金箔,每张箔片都刺着反写的穴位名。

沈知意金针定住金箔,拼出的竟是倒悬的紫微垣星图。

\"坎宫移位,天下大疫。\"

慕素影剑气扫过冰面。

\"该去会会真正的持棋人了。\"

晨光染红渭水时,两人立在潼关城墙。雉堞间的守军动作僵硬,甲胄下隐约可见透骨针的寒芒。

沈知意北斗针射中其曲池穴,士兵轰然倒地时,皮下钻出的铁线蚨竟系着户部税单。

\"他们在用活人养机关虫。\"

慕素影剑劈箭楼,藏于梁间的密卷显示,九千岁余党正借秋税之名,将疫毒混入漕粮押送京城。

正午时分,长安永安门内飘出异香。慕素影剑气劈开运粮车,袋中黍米间窜动的不是老鼠,而是药水浸泡的机关蛇。

沈知意金针穿透蛇头,带出的机括碎片上印着怀仁堂暗记。

\"蛇牙淬的是太医院禁药。\"

慕素影剑挑毒囊,\"看这色泽,当混了苗疆断肠草。\"

鼓楼忽传九声钟鸣,三百匹蒙眼战马自朱雀门冲出。

马鞍两侧悬着的不是箭囊,而是药王谷特制的避瘟香囊,此刻正不断渗出靛青烟雾。

沈知意北斗针如雨落下,金针封住香囊气孔。

慕素影踏着马背腾挪,剑气削断缰绳时,发现马舌下竟钉着透骨针。

\"马匹被改造成毒雾机关。\"

沈知意翻看针尾银丝。

\"看这编织手法,是唐门内堂弟子所为。\"

残阳如血时,两人立在太医院藏书阁顶。

下方庭院中,九千岁余党正将《青囊书》残页投入药炉。

慕素影剑气劈开炉身,飞散的灰烬中竟显出素心圣女封印冰洞前的手书。

\"原来母亲早料到此劫。\"

慕素影剑尖挑起半片焦帛。

\"金针渡劫处,自有后来人。\"

沈知意玉匣突生清鸣,三百金针自行飞出,在暮色中拼出完整的任督二脉图。

星图与地脉共鸣的刹那,太医院地砖尽数翻转,露出埋藏百年的药王谷正道典籍。

江湖传言,那夜后长安疫病自愈,戍边军虎符尽数消融。

而寒江畔的新碑旁,总见两道身影时隐时现。

银针定生死,剑气扫尘埃,千年青囊终有传。

@顶点小说 . www.guangyi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顶点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