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的年纪就被称为“大家”?简直难以置信。
蔡大家虽然看似面目带笑,让人如沐春风,吕布却隐隐感到一丝难以亲近的距离感。
并非高傲,而是一种卓尔不群的遗世独立姿态。
吕布意识到自己先前确实有所误会。
蔡大家?吕布绞尽脑汁,只能想起来一个名字。
蔡文姬。
蔡琰乃名士蔡邕之女,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
此时仍叫蔡昭姬。
蔡琰博学有才,擅于书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深得其父亲的真传,与卓文君、上官婉儿、李清照三人并称为古代四大才女。
许多人不知道,后世西晋名将羊祜正是她的外甥。
两人年纪相差四十几岁,羊祜的母亲蔡氏想必是蔡琰的妹妹。
吕布看得出来,这蔡琰是真心喜欢教书,真心喜欢这群学生。
只是小月丫到底为什么会哭鼻子呢?
可不能平白让她受了委屈。
正巧,这时有两人咋咋呼呼地闯进了学堂。
这两人穿着褐色布衣,看起来家中并不富裕。
学堂里有个学生赶紧站了起来,来到两人身旁,仓皇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怎么来了?我们来要钱!”
吕布旁听了好一会,大概摸清了情况。
蔡琰为了鼓励学生用功读书,可能也是不忍心有些学生家境贫寒,故而自费设立了个奖学金。
两三天前举行了一次考试,蔡琰约定好,这次考试,谁成绩最好,谁就能奖励一千文钱。
一千文对于富人之家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月丫,那可是天文数字了。
月丫那几日发奋图强,苦读诗书,结果居然拿了个垫底的成绩。
一查才知道,那个第一名的卷子,居然跟月丫的答案一模一样,只有字迹不同,可月丫自己的卷子却写得乱七八糟。
明显是答卷被调了包!
可是白纸黑字,如何作得了假?
答卷明明一直放在学堂,即便是月丫,也确定无人能调包她的答卷。
月丫百口莫辩。
蔡琰也看出了蹊跷,但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缘由。
今天来的两人,便是那个考得第一名的女子双亲,他们俩见女儿迟迟未拿回奖学金,专程前来闹事。
蔡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真是没想到会闹出这事。
就自己平日所见,蔡琰也认为那第一名的答卷更像是出自月丫之手。
如今拖着不肯发奖学金,也是为了先查清楚。
“你们俩先回去吧,莫要影响了学堂。”蔡琰无力地摆了摆手。
那两人却是不肯,冷嘲热讽起来。
“蔡大家的父亲可是当世大儒,官居侍中,想必他的女儿不会说话不算话吧?”
“是啊,是啊,蔡大家一定是言而有信的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