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要啊二哥!”
……
童贯在江北按兵不动,朝堂上的政敌岂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一道道弹劾的奏疏送到皇帝面前,要求制童贯的贻误战机之罪!
童贯既然敢按兵不动,心里就有数。
只要自己不是太过分,朝堂上自然有同阵营的人替自己说话。
这场战争的红利,可不是他童贯一个人独享,伸爪子的多的是!
童贯找的理由很简单,这么多军队,想要渡江,必须打造足够的战船,一旦渡江的时候被江南乱匪半路击之,必定损失惨重!
大文朝,自然有长江水师。
只不过规模有限,一次运输千八百人还行,想要运送十数万大军,时间就长了。
其实,童贯说得并没有错,在水上力量不足以保障大军渡江的情况下,贸然渡江,很可能就会变成一场灾难。
谁知道江南乱匪的水上力量如何,真要是半路击之,后果不堪设想!
好吧,大军都开到长江边了,才想起来打造战船,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这一等,就整整等了一个月。
一个月时间,当然不可能打造多少战船。
看到斥候送来的情报,一众红巾军高层集体无语。
童贯名义上花费巨资打造的战船,其实就是征用一些渔船改造的。
当然,自己打造的也有,不过都是简易的破船,航行几次就会漏水,甚至解体。
这还不算,更搞笑的,居然还打造了一批竹筏。
据红巾军的情报人员分析,竹筏估计是给民夫用的。
当然,也可能是用来搭浮桥的。
可惜,红巾军的情报人员高估了童大帅的底线,压根就没有搭浮桥的打算。
童贯振振有词,浮桥容易受到攻击,不如直接乘船渡江。
实际上,在长江上搭浮桥,风险的确有些大。
不过,之所以没有搭浮桥,并不是童贯考虑有风险,而是搭浮桥需要的时间短,没办法以打造战船为借口,拖延那么长时间!
得知朝廷大军开始渡江,王宇眼馋得险些没忍住。
要是趁机派水军过去搞一把,光是军资不知道就能弄多少。
可惜,为了大局,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只只煮熟的鸭子从眼前飞过。
江南义军可不会因为王宇出兵帮忙,就对他感恩戴德。
最大的可能,就是王宇前脚拦住了长江,后脚就引起江南义军的警觉,从而派来大军进攻杭州市舶司,甚至是进攻明州根据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