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三章 农科院(2/2)

各种实验设施都需要从零开始。

不过李博瑀倒是有个意外之喜,之前让研究的无线电报机取得了突破,已经可以自主生产了。

李博瑀大喜,赶紧让赵定瑞安排组建生产线开始生产。

随后还让研究员继续研究无线电台。

然后李博瑀便去了临安周边的村镇,主要是想看看土地改革的情况。

同行的还有政务院民政局宋嘉、商务局钱浍睐、兴州会王坤宇、报社张清雅以及各部门随行人员。

在临安市政府官员的陪同下,李博瑀一行人来到了临平镇。

六月正是骄阳似火的时候,但是田间却是一幅金黄稻穗满田香的景象。

正直水稻收获,有不少的青年男女在田间忙碌着。

李博瑀顺手摘了一束稻穗,捻开外壳,因为不是什么优良稻种,更谈不上粒粒如珠白似霜,但是李博瑀还是露出了笑容,毕竟是可以饱腹的粮食。

这时,一个青年抬头看见李博瑀,感觉放下手中的活计,跑了过来。

“会长,您来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好安排迎接一下啊。”

李博瑀眉头一瞪,说道“安排,你想安排什么,有什么事我不能看的吗?”

“没有~没有~都能看,都能看”青年略显紧促的解释着。

“哈~哈~哈~,瞧把你吓的,我就是临时想到了,过来看看罢了”

李博瑀哈哈一笑,安慰着这个青年。“你们任务本来就很重,何必为了我大费周章,我又不是不会走路,迎什么迎。”

“目前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同事们正在挑选优质稻种,以便培育品质优良的水稻。”

此人正是李博瑀之前召唤的农学专家之一,名叫楚绪,农科院副院长,也是水稻研究所的负责人。

农科院建立后,几个农学方面的专家还成立了多个研究所,涉及土豆、红薯、水稻、小麦、玉米、化肥等多个项目。

这些人平时除了带学生之外,就在田间做实验。

本来农科院是设在城里的,但是这些专家要经常下地,城里城外来回折腾实在是极为不方便。

宋嘉知道后,便在临平画出一块地,专门作为农科院的试验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顶点小说 . www.guangyi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顶点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