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七章 文化革新(2/2)

边上一人略微年轻一些,大概在三十六七,身材中等,身着浅色长衫,外罩棕色马褂。

许振扬将二人引进会客厅,李博瑀到时两人已在会客厅喝茶。

两人见李博瑀到来,立马起身见礼“见过博瑀先生”

李博瑀也是赶紧还礼“见过仲卿先生,庆莆先生”

此二人正是蔡仲卿和程庆莆。

蔡仲卿,在清廷主政时曾高中进士,后来接触西学,大为受触,便开始提倡西学。

还曾创办过学社,可惜不为清政府所容。

后来便创建复兴会,在宋棣襄组建革命联盟会时,蔡仲卿便将复兴会并入联盟会,所以也算是联盟会的元老级人物了。

如今则是在蓟城大学任校长。

至于程庆莆,清政府时期中过秀才,后来乡试落榜,便开始学习西学,恰逢九州被西方国家侵略,便前往东夷求学,开始接触民主思想。在此期间,成立过少年会,不断发表爱国演说。

民国四年时,在申城创办爱国杂志,提倡使用白话文。

因为李博瑀的影响,在钱塘、豫章、海西、申城等地,官方早就开始使用白话文了。

李博瑀有意的提高普通人的识字率,在城市创办夜校,农村创办小学堂。

拼音也被李博瑀拿了出来,在兴州会、教育局、华兴报社等多方协作宣传下广为人知了。

今年初,字典也在众多老师的努力之下编写完成。

李博瑀将其命名为兴州字典—第一版,然后便由在华兴报社进行独家售卖,每本定价一块,基本上都买的起。

因为售价便宜,如今也流入了大街小巷,就连在街上的人力车夫也随身带着一本。

若是遇着有客人不要的报纸就赶紧揣身上,不断翻着字典,一字一句的看着,看完还不舍的扔。

这也使得钱塘、豫章、海西、申城等地的识字人数剧增。

程庆莆见此,对李博瑀大为好奇之外,更是加大了白话文的推广力度。

使得今年初,文坛发生了巨大震动。

各种学术思想剧烈碰撞,有提倡白话文的,有坚持使用文言文的。

甚至还有激进的人提出废灭汉字改用拼音的,直到一名学者写了一篇名为《石室施士食狮史》的同音文,才压住了这股风。

在蔡仲卿出任蓟城大学校长后,想聘请一位有威望、有思想、有学识的人任文科学长。

有人向他推荐了非常有影响力的《新少年》主编程庆莆。

而蔡仲卿与程庆莆早东夷之时便是老相识了,于是便到申城亲自请其出山,却被申城的变化所震撼。

在经过程庆莆的介绍,才知道这都是兴州会李博瑀弄出来的,当即拿着字典就舍不得放手。

自己本就是做教育的,自然深知识字的难度,这字典一出,便是广大读书人的福音啊。

嘴里念叨了两遍李博瑀的名字,就感觉好像听谁说起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顶点小说 . www.guangyi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顶点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