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乱战
乱世里,都是因为吃不饱饭,所以各地义军才纷纷举杆。
一听说仁州城,去年种了粮,得了几十万石。今年早早又育了稻秧,种了早稻,听说还想一地两熟,种上两季稻。
群情涌动。
两季稻一地两熟这得收多少粮食啊
是真的吗不是天方夜谭吧
什么天方夜谭我住在山里的大舅的小姨的二姑子的八婆的儿子,都跟我说了,仁州附近的大山里,一地两熟试验成功了,山里一季都能收六七百斤粮呢!
一季啊!那想想两季能收多少!
还是山地。要是良田,那得是多少!
传来传去,都惊呆了。
仁州百姓能吃饱,去仁州不用饿肚子,我们去仁州!去仁州!
当乞丐都有人丢食出来,不会饿了。
杨毕不甘心,亲率五万大军,想把仁州再夺回去。
马明温收了部分降军,整肃大军,再接再励,一路缴杀。
逐渐的,外面就传出“江东七十寨皆不能破”的说法。
而且各寨武器精良,人手一件,连老人小孩都有。
不然,根本没法逼近山门。
苏青媖得知消息后,立刻就把在山里挖铁石的几百人,以及留在集镇帮着打武器的一百人,全部调往仁州。
以前他还在乡间打架惹事的时候,姓马的就已经是朔朝远近知名的大将了,一家几代人忠心耿耿,帮着朔朝戍边守城,抵挡了多少次外族的来犯。
得把他摁到泥里,等他绝望地想自杀的时候,他杨毕再朝他伸手,到那时,裴念一定会对他感激涕零,从今以后对他唯命是从的。
让一众对大山里的粮食觊觎不已的各路绿林好汉,望山兴叹。
苏青媖,联寨……好在还有你们。
从仁州后方予以击敌。
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把新皇当成自己傀儡的乌全忠自然也听说了。
马明温两万精兵与围城的各路大军激战数日,最后以二万人马击退围城的五万匪军。
拟完只拿去给新皇过目了一眼,大印都是他自己盖的,盖完就派人给马明温送了去。
除了老百姓,各路大军自然也更想去。把仁州夺了,还怕大军缺粮吗还怕将士们吃不饱饭吗
从六月开始,仁州陆续受到各路大军的攻击。
让他们听裴念安排。
翻出马明温的资料……
凭着仁州城厚重的城墙,裴念领着仁州的将士和百姓,抵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裴念如坠冰窖,寒意阵阵上涌。
他一日是仁州刺史,便直到死,也会是仁州的刺史。
不知道唇亡齿寒的吗仁州被破,周边诸州,能落什么好
惨,真惨。
苏青媖得知仁州被围,急得不行。
最后兵强马壮,平时又勤于练兵的马明温大军胜出。
但对于马明温来说,仁州都落入自己口袋了,能轻易再让出去
杨毕知道仁州是大粮仓,马明温能不知道他现在已有几万兵马在手,这么多人和马,不得吃喝
这资料一调出来,马明温
乌全忠有印象了。
派人去周边求援,也是敷衍的多,就没哪个刺史愿意派兵来支援一二的。
有一位姓马的,三个月时间,把江东七州收入囊中,此消息立刻传遍了四野。也传到了都城长安。
竟越传越广。
仁州在他治下,好不容易才焕发出繁盛之景,老百姓终于能吃个半饱了,再不用离乡背井了。但哪想这就招人眼红,要来抢了
一旦都城破,到时大批的百姓奔逃,仁州这个刺史府,他这个刺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裴念心生悲凉。
有山民们刁钻,战斗力彪悍,群蛮据险以拒之,匪众不敢入境的说法。
但围城的各路兵马太多,一时间有些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