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筹备
二人眼光来回地绞杀。
片刻后,苏青媖开口道:“行,我同意了。”
丁掌柜长长吁出一口气。
“永丰号雪中送炭,以后我们青山学馆所需一切物料,都交由永丰号采购了。”
丁掌柜立刻就露了笑。李管事说苏娘子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果真如是。
“多谢苏娘子信任。”
接下来二人便就各种物料,数量,品质,颜色,大小,等等展开了讨论。
除了书籍,还要采购学童们日常使用的笔墨纸砚,这是大头。还有给先生和学童制衣的布匹,也需要不少。另外还有其它一些物料。
如果学馆一直办下去,永丰号会一直跟他们合作下去。永丰号是一家商号,要养不少人,回馈山民的心是有,但也不会做赔本生意。
对于苏青媖来说,这个供应商给谁做都是做,做生不如做熟。
苏青媖挂出了男学子女学子的学服样式,分了工序,让来领活的女工,各领了工序,把布匹搬回自家制作。
再远的山寨也都收到了消息,三天时间,报名完毕。因为入学年龄放大到十五岁,报名人数不少。
随信送了不少布匹首饰给她。
毕竟这个年纪,在家里都顶大半个劳力了。而且学制三年。十四五岁都是说亲的年纪了,读到十七八岁吗
“一定要读三年吗”
自得了苏青媖信中说的天台永嘉产高岭土后,马明温派人实地去看了,也在越地找了不少工匠,准备开窑烧瓷。在信里说,若制成,会给苏青媖记一大功。
也有不少人觉得十三四五岁入学,是不是太大了些不少人围着桌子犹豫不决。
信中,崔玉英也按她说的方法,用高岭土做了泥膜敷脸,效果很好,也带着周围的人试了,不少人来向她讨要。她的夫人外交很成功。高兴不已。
顾宏德等几个先生坐在桌子前,被人围着问各种问题,也很有耐心地一一回答。
总共八百八十六个人。每个寨子不到二十个。
“可以。今年也是头一次办,有很多情况会长也估算不到,将来还是要看情况酌情调整。放心吧,学不学是你们的自由,要学多久也是你们的自由。会长没那么多闲功夫记你们这些小事情。”
几十个妇人把小山一样裁好的布片欢欢喜喜地抱回家。
“那中途退学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那行,我给我家孩子报吧,他今年十四岁了,你给写上……”
听说苏青媖要办学馆,马明温在信里表示大力支持,还说若需要先生,他那边可派人过来。
六岁到十五岁的孩子远不止这个数。但即便苏青媖不收束脩,还是有各种情况不来就学的。比如家里孩子多的,都只让一个或两个来,有些家里人丁少的,还要靠着孩子看家,也不来。
这次她没有挂上告示,而是把布匹搬回了新更寨。在她自己的寨里招起女工,做学子们的学服。
新更寨主寨二寨三寨有不少手巧的妇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份工钱还是先落在自己人手里。若人工不足,再挂出告示向外招。
她也不想换个不熟的商号,再重新磨合。
她不能以她的意志强加到她的山民们身上。
永丰号的李管事为人虽然精明,但做人有底线有信誉,与苏青媖的合作中,深知她的规矩,二人合作也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