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明声音提高,“我已经接到了超过30个军方的电话,
要求武装部必须安排好牺牲战士的家属和受伤战士的后续工作和生活。”
王月舒拿起桌上的名单,上面写着牺牲和受伤战士的基本信息,
这上面有些人她认识,勉强能把名字和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
更多的人她见都没有见过,只有最后面的家庭住址能证明,他们就是秦舒立这些年收留的孩子。
她把名单递给秦舒平,“舒平,这段时间除了期末考试以外,你不用去学校,
你大哥不在,你要代表秦家去挨家看看。
我知道他们很多人还有弟弟妹妹,咱们得把他们照看好。”
秦舒平看着名单说:“娘,我会安排好的。”
秦舒凡也绷着脸,“娘,我和二哥一起去。”
说起来,秦舒平兄妹和这些人的熟悉程度比秦舒立还高。
这两年,秦舒立忙着自已的事,秦舒平兄妹有空就跟着宁坎在各个院子里转悠,很多人都认识。
王月明说:“这段时间武装部会联合各个院子所属街道的军管会挨个探望。”
年前的最后一段时间,秦舒平兄妹和宁坎一起,看望了所有牺牲和受伤的战士家属,
兄妹俩就像经过一场洗礼,短短时间里长大的不少。
宁坎带着罗大友和谢南星看着受伤的兄弟,心里很不是滋味。
到了今天,他们才明白秦舒立为什么不让他们上战场,
他们年龄不够是一个原因,照看牺牲和受伤战士的弟弟妹妹才是最重要的。
腊月二十九,秦舒平兄妹和宁坎一起回了菜子胡同,
“坎哥我大哥今年不回家过年,你要多去看看其他院的孩子。”
秦舒平心情沉重的说。
宁坎苦笑:“立哥是做大事的人,照顾孩子的事就让我来做吧。”
第二天是年三十,政府部队除了值班人员都放了假,
王月舒带着秦舒平兄妹去了北锣鼓巷和秦老根家过年。
陈玉拉着王月舒坐在暖和的炕上,关心的说:“月舒丫头,你才30来岁,自已工作又很忙,
我家老大没福气,早早就不在了,要不,你在找一个吧。”
王月舒还年轻,又是位高权重,再婚是早晚的事,秦家是拦不住的,还不如自已提出来,双方也不尴尬。
王月舒捂着陈玉的手:“娘,我这条命是大柱哥救回来的,这辈子我只做秦家大儿媳妇。”
“月舒,我听老三说,像你们这样的,对婚姻是有要求的,我不想因为大柱耽误你的事。”
王月舒笑道:“娘,没事,谁叫你大孙子有本事呢,没人敢找我麻烦。”
这一年多,王月舒见过太多人的婚姻出问题,反正谁敢打扰她,就找军管会主任告状,
慢慢的,大家都知道物管会的王主任,没有结婚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