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老卢以跟他同样的心情从来不提这些事情,可是全峰心里不能不记着,所以该帮他的忙,就算老卢不跟他解释那么多,直接叫他戴腰带上场他也是会应下来的。
他只不过是喜欢看老卢笨嘴笨舌着急的样子。
于是就是这样,男人之间的真正友情,不是简单的人情交换可以说得清楚的,但是这其中又时刻离不开人情这东西,反正到了最后,稀里糊涂的,他们就以这样的方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对挚友。
全峰知道老秦定下的规矩不许别人轻易破坏,即使是他跟他的交情比起和老卢的相比也不遑多让,可就是因为如此,他反倒是被老秦盯得最紧的。
队里的人都知道老秦看重全峰,所以一切行动都以全峰为标准,别人要是没守规矩,顶多让他到小操场上跑个五十圈,全峰要是犯了同样的事,五百圈可能都打不住。
全峰也知道老秦这其实是为了他好,用对他的高压手段来给其他队员做表率,队员们就不会对全峰多受到的关注多分配的资源有别的想法。
平均不是让一个团队能够团结的最好办法,公平才是。
全峰多占资源,就多受点苦,理所应当,何况他有能力承担这些,也愿意有人能更严苛地要求他一些,因为他时刻都知道,他的最终目标跟其他人的比起来,要难上百倍。
后世在社会上闯荡了将近二十年的全峰穿越回来之后,从一开始就明白,他定下的这个目标也许从头衔上来看,可能一辈子都完成不了。
那是因为所谓“奥运冠军”这个称号是世俗里的人们对他的能力的一种认可,以此来作为一个显着的标签来标注他的能力。
很多人都学过职业生涯规划,却没有真正地搞懂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它并不是订下一个“成为奥运冠军”这样一个笼统的标签,然后今年做市冠军,明年做省冠军,最后五年内成为世界冠军。
照这样规划,谁也完成不了这些目标,在第一步实现之前就倒下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今年让自己的能力达到市冠军级别,明年继续通过详细的训练计划达到省冠军这样的级别。
通过这样的努力,迟早能够得到跟世界冠军相匹配的能力,之后的事,就要交给运气了。
不过,着眼点永远在于自身能做到的事,而不是外面的人会给贴什么样的标签。
全峰虽然在四年前的班会上喊出了成为奥运冠军的口号,但是那时候是当时的场景需要这样的热血来煽动与会的家长们,而他内心因为了解真正应该怎么去做,才会将那句口号喊得无比坚定。
所以,全峰积极配合地态度让老秦管理这支新生的拳击队省了不少力气,与此同时,还是那句话,当能力达到该有的层次的时候,周围的人便会给他相应的自由。
这个时候,反倒全峰偶尔有开小差的时候他的队友们还会翻过头来替他在老秦面前打掩护。
人类的相处就总是这样富有变化,十分的有趣。
全峰见距离演唱会正式开幕还有一点时间,在它开始之后,他就一定要出现在篮球馆里准备热身了。
不过在那之前,他还真的需要开一次小差,他接到了何晴的传呼,告知她和全振兴已经到操场上了。
全峰心血来潮,想要去跟他们见上一面,毕竟他们的儿子就要在这么大场面的比赛中上场了。
哪知道就是这么一次开小差,差点真的出了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