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知理说了句话,让常歌愣了半晌:“祖父,咱常家的人迟早不都得进锦衣卫,当皇上的家奴?”
常歌听到这话,心里一阵难过。是啊,身披锦衣不自由。一代为家奴,代代都要当家奴。这是命运,无法改变。
祖孙二人正说着话,常世勋骑着一匹马跑了过来:“父亲,皇上宣您进宫见驾呢。”
如今常歌已是半隐退状态。锦衣卫的指挥使还是纪纲,常歌担任指挥左同知,常世勋担任北镇抚使。南镇抚使则是纪纲的亲信庞英担任
。
不过常歌已经许久不过问锦衣卫中事。乐得清闲。
当日下晌,常歌来到了文渊阁。
文渊阁内,两位皇子、内阁诸阁员、朝廷勋贵、各部尚书已经聚齐。
常歌虽已经半隐退,可始终是从吴王府时期就为朱家效力的老臣。每逢遇大事,永乐帝总是会让常歌旁听,有时候询问下他的意见。
永乐帝道:“刚刚接到锦衣卫南镇抚司的情报。草原那边,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基本统一了蒙古草原。
朕认为,大明与草原刀兵相见多年。是时候化干戈为玉帛了。
朕准备派遣礼部给事中郭骥为使者,北上鞑靼,递交国书。今后大明与鞑靼永结秦晋之好。”
永乐帝此言一出,众臣面面相觑!
一贯喜好征战的永乐大帝,怎么突然成了和平主义者?要跟鞑靼以和为贵?
朝廷内部对草原的态度上,一向分为主战、主和两派。
主和派是以太子朱高炽为首的文臣集团。主战派则是二皇子、汉王朱高煦为首的勋贵集团。
太子朱高炽整天在永乐帝面前说:国力刚刚恢复,不易征战。应继续休养生息的政策。
难道是永乐帝被朱高炽说服了?
朝野人人皆知,当今天子乃是马背皇帝,喜
征战。
内阁首辅胡广道:“皇上圣明。大明与鞑靼重修于好,我北方边塞今后就不用耗费巨额军费了,利国又利民。”
朱高炽符合:“父皇真乃古往今来第一仁君。”
武将之中威望最高的淇国公邱福道:“皇上,蒙人狼子野心,绝不能与之交好!”
汉王朱高煦帮腔:“是啊父皇。咱们在北平时,跟蒙人打了那么多年。蒙人什么性子,您能不清楚?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南下入寇,抢夺我汉家的女人、财富。他们就是一群狼。”
成国公朱勇道:“皇上,臣以前听父亲说过。蒙人侵略成性。咱大明愿与他们和平相处,他们不会这么想!还会处心积虑的南侵!”
朱高煦道:“父皇,这些年咱大明忙于什么休养生息。蒙人已从洪武朝十三次北伐的打击中恢复了过来。儿臣以为,如今我大明内部已经安定。国力强盛。是时候再次向草原用兵了!绝不能坐视鞑靼坐大!”
永乐帝斩钉截铁的说:“都别说了!朕意已决,遣使与鞑靼修好!”
永乐帝可不是后世那些被臣子牵着鼻子走的子孙。靠造反登基的皇帝有着无上的权威。
他此言一出,勋贵集团也不好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