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峥第一次见到陈珞琳,是在2641年的春天。
那也是最后一场战争结束的第二年。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相信和平真正到来了。
近百年的战乱,让活着的人们已经失去了对“和平”这个词语的认知。
尽管有各国的声明,尽管有一个个和平条约的签订,尽管有庄严的受降仪式。
但那又能代表什么呢?
就算现在不打,明年也会打。明年不打,过个几年也还是会打起来。东边不打,西边也总会打……总之,生活不会一直安定下去的。
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在战火中出生和长大的孩子,会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呢?
对当时的梁峥来说,“选择”这个词或许还稍显沉重。他只知道,他最愿意为之付出的事业就是科学。
参加完地协当年的准入考核后,梁峥没有过分关注结果,而是继续准备学校的毕业考核。
然而,当收到地协送来的多达七封的录取信之时,梁峥突然就觉得,这毕业证不要也罢。
七封信,分别来自地协的七个区。
其中有三封是手写信。梁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地协正式研究员的录取信,会由各区区长手写。
其余的四封信,也都或含蓄或直白地表达了,是考虑到他的年龄太小,故而不予跳过实习阶段。
虽然收的信很多,但梁峥并没有陷入去哪里的纠结之中。
这是因为,地协同时发给他的还有一封邮件,特别注明了:研究员及实习研究员同时被多个科研区录取,不代表享有自主选择入职科研区的权利。
这件事,梁峥也听说过。地协从来只有挑人,没有他们被挑的道理。
录取信只是一个准入资格,具体去哪里,会由地协内部进行商定。
几天后,梁峥就收到了地协的后续通知。他最终的去处是第六区,导师是区长陈珞琳。
这个名字,他之前并没有听说过。
地协物理区这时最负盛名的,当属少年成名、举世瞩目,年纪轻轻就已经接任副会长的雷洛。
七封信里,最有个人特点的也就是他的了。色泽古旧的羊皮纸,神秘而古朴的花体英文。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莫名觉得是用鹅毛笔写出来的。
看他的信,梁峥差点以为自己要去的不是未来城,而是霍格沃茨。
只是梁峥没想到,几日后他还真就见到了这位副会长。
在报到前一天,陈珞琳已经发信息说明了自己在外工作,无法亲自迎接他。
但到了4月25日,梁峥来到第六区一号实验室区长办公室时,还是被震惊到了。等着他的人,竟然是雷洛。
“你师父出差了,我替她来接你一下。”
面对这种世界顶级学者,梁峥还是有些怯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只能忐忑地沉默着。
雷洛看着眼前十六岁,长得还没有屋里的绿植高,眼神清澈到有些木讷的梁峥,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他紧皱着眉,梁峥被他盯得心里有些发毛。
半晌之后,雷洛才再次开口,用一种难以名状的语气说道:“怎么感觉我们跟拐卖儿童似的!”
附近的工作人员想笑又不敢笑。
小小的梁峥无言以对。在此种情形下他难免感到十分的窘迫,更加说不出话来了。
好在雷洛没有继续审视下去。他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无奈道:“问题不大。天才大多是先长脑子后长身体的,再长几年就好了。”
说完,雷洛又看着梁峥,说道:“你好像一直没怎么说话啊?”
他当然不是现在才注意到这孩子不说话。只是方才他自己在说话,自然不会太关心别人说不说话。
“我,呃……您好,很高兴能够见到您。”
“你认识我?”雷洛饶有趣味地看着梁峥的反应。
“学物理的人,很少有不认识您的吧?”梁峥真诚地回答道。
“哦,这样啊。”雷洛有些微妙地笑着,又问道:“那,没有被我选中,你会觉得失望吗?”
梁峥又一次不知道怎么答话了。这让他怎么答?他再懵懂也知道这不是一个适合回答的问题。
面对梁峥的沉默,雷洛竟然像是有点开心,出声笑了一下。
他总算是放过了梁峥,不再逗小孩了。
“我倒是想收你啊。这不是,没抢过嘛!”雷洛略带点幽怨地感叹了一句,紧接着又换了一副语气说道:
“不过没关系,我们给你找的老师一定是最合适的。她能把你教得更好。”
自从见面以来,梁峥感受到的雷洛都是一副不着调的样子。但他这最后一句话,梁峥却隐约从其中听出了一丝郑重。
这也让他对还未谋面的陈珞琳多了一丝好奇。
陈珞琳写给梁峥的录取信,用的是一张素雅的花笺,他记得那应该是《北平笺谱》中的一张。
字体则是端庄的小隶,十分难得地同时兼具了清秀与庄重两种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