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关陇世仇
宇文融一行一二十人,各自服绿着绯,再加上各自的随从足有上百人之多,过了天津桥后便沿天街一路南行。哪怕在这热闹非凡的定鼎门大街上,也是非常醒目的存在。
策马行在队伍最前方的宇文融也很享受这种前呼后拥、备受瞩目的待遇,其马前甚至还有一名绿袍官员疾行为之牵马导引,让宇文融不需要自己操控坐骑,可以放心的和左右从人高谈阔论。
“那绿袍马奴是谁”
张岱抬手指着那给宇文融牵马之人,向一旁的李憕小声问道。
对方身着绿色官袍,起码也应该是七品官,今却甘心众目睽睽之下给宇文融牵马,也实在是豁得出去。
“那是监察里行高琛,以门吏见举,当然要恭侍恩主。”
李憕闻言后便微笑道,转又叹息道:“宇文中丞久事宪台,而今宪台群舌多其所擢,的确是有失秉直行事的作风。就连之前素以强直著称的崔大夫入台之后,行事也兼柔起来。”
开元九年宇文融以监察御史而奏请括户括田,自此便开始了其人一路高升的进程,虽然过程中身兼多职,但也一直担任着御史台的本职,从监察御史到殿中侍御史、继而侍御史,一直到如今能够通判台事的御史中丞。
所以宇文融的升官历程就是深深的扎根于御史台这一监察机构,然后不断的通过各种使职来进行职权的扩张。
里行就是指的编外的非正员,监察御史里行尽管不是正员,但也属于言官,如今却给宇文融当马夫,由此可见宇文融在御史台气焰之嚣张。
所以说什么以人为镜,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一句空话。张说在栽个大跟头之前也是这么嚣张的,宇文融前脚斗倒张说,后脚骄狂更甚。后来裴光庭拜相并兼御史大夫,宇文融立即便被干倒。
张岱这里感叹着天狂有雨、人狂有祸,一行人沿天街南行一大段距离后便向西转,往宇文融家宅所在而去。
宇文融的家位于天街西侧的明义坊,在行入坊门之后,他突然向后招手道:“张六郎,到这里来!”
张岱见状后便策马入前来,大概是时过境迁,宇文融也不再将张说视作政敌威胁,望着张岱的眼神也显得和气一些。
他等着张岱上前便一起策马入坊,坊中有一片占地近百亩的湖泽位于西北侧,在这湖泽的东北角有一片占地不小、屋舍众多的院落。
宇文融指着这院落对张岱笑语道:“这是东都左教坊,你洛下少徒想必熟悉。张六郎时誉鹊起后,内中伶人时常唱你声辞。青春少年,俊朗出众,才艺非凡,仕女倾心,这难道不是诸位少时的梦想”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都哈哈大笑起来,张岱闻言后便也笑语道:“人间熟客谁无少年之时往代少年又有几人能够势比中丞余小子虽然正趁青春,从游宇文中丞后心甚倾慕,知丈夫志向所指。”
交际场上只要不是杀父夺妻之仇,总也有淡化的一天,宇文融听到张岱这番话,也不由得大笑起来:“过誉了,过誉了。我比小子诚是先行,但较你祖父张燕公却还是晚辈,仍需求进,不敢当燕公之孙志向表率!”
正在这时候,那湖畔的左教坊院落中也适时响起了张岱前作的《金缕衣》,这一首中唐时期的流行歌被张岱带到了开元年间来,很快便风靡都下,尤其深受风月场中的喜爱。
明义坊比邻西苑,面积较之城中别的坊区要宽大一些,尽管坊中有一座占地不小的湖池,但宅院和居人仍然不少。东都的左右教坊便位于此坊之中,由此西望便可以看到西苑明德宫。
也正因此,由此一直向北抵达洛水南岸,多有风月欢场所在,声色娱戏很是繁荣。所以宇文融才说张岱洛下少年熟悉这一片区域,在他看来张岱纨绔子弟、少不得声色犬马的娱乐。
不过不论是前身的张雒奴还是如今的张岱,都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附近。不过日后可能就要来的勤了,当然不是狎妓娱乐,而是为了去明德宫卖保险。
张岱在跟宇文融对话几句后便又自觉的退回了队伍当中,继续和李憕同行。
他看到湖旁有两家相邻的宅院,但在两宅之间却有一道宽达丈余的深沟,两边高墙垒砌,甚至就连院子里靠近对方宅院的树枝都被劈砍下来。
“这两家是有什么仇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