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2/2)

张岱在想了一会儿之后,才又开口说道:“织坊凡所兴造,无论是招工济民,又或织造绢布,皆需以织机为本。可以将诸织坊织机造册为籍,缘此征税,州县所失俱由此补偿。宇文中丞以为可否”

既然人员和财政都不可能交给宇文融的人加以监管,那你们就管织机吧,反正只要这织机一扣押,啥都干不了,把我的命门交给你们管理。

宇文融听到这话后,眸光也是一亮,他本来就擅长新造名目以绕过原本的管理系统。

之前提出那一问题倒也不是要夺取张岱这一救灾计划,只是因为没有一个指标进行管理的话,这一部分救灾工作无法进行量化评估。

现在张岱所提出的这个指标无疑又直观又方便统计,这一部分进入织坊的民众租调损失体现在哪里,就用织机的税钱进行计量。倒不是说真的要收织机税,只不过在之后的统计中写出来有这么一项财政记录。

这一项织机税作为新的财政名目,又不会体现在地方州县的度支计帐中,未来就算是要正式的立项征收,当然也要归入到宇文融所领导的使职系统中来。

就是说宇文融虽然不直接参与管理此事,但这一人事体系仍然属于宇文融的管理范围,是他下属的挂靠单位。

“张六郎有奇思,不循旧,诚是难得。你可拣门下一才士领衔此事,荐来我处,我为请劝农判官事,着其专判受灾诸州织造义坊、植桑事!”

宇文融本身对这计划就比较欣赏,而且也知道张岱背后是谁,今天再听其对答比较合他心意,便也不吝支持。

张岱听到这话后也是一喜,原本他今天还想着能获得宇文融一个支持的态度就不错了,这样之后与其下属的诸使职判官们再打交道可以避免被推诿敷衍。却没想到宇文融这么豪迈,直接许给他一个专事判官之职。

这样的一个判官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品秩,但因为是宇文融下属的判官,与州县对接起来自然极有威慑力,做起事来那自然也方便得多。

不过这件事也体现出宇文融性格中另一缺陷,那就是太过轻率。

虽然说这判官之职并不是正式的朝廷官爵,但却能够直接对接州县来处置政务,结果宇文融三言两语的就给决定下来,对于所任非人造成的恶劣后果考虑甚少。

宇文融这满堂亲信,其中大部分想必都是由此而来。

张岱并不清楚他们各自是否能够尽职尽责,但只通过言谈举止的观察,就能确定里面最起码有好几个是惯于阿谀奉承之辈。

当然也不排除这些阿谀之徒本身的确才力卓著,但那些肉麻的吹捧也显示出宇文融的团队风格还是挺多样化的。在没有一个严谨监察考核的情况下,不能杜绝滥竽充数的情况。

张岱倒不是故意在挑错,而是想通过观察宇文融带团队的情况来作为一个参考,尽量避免自己以后也犯类似的错误。

讲到人事的统筹和调度,宇文融自是非常专业的,指着堂内众人口授机宜,很快就制定出一个庞大的赈灾人事计划,从赈济灾民、修缮河渠到组织恢复生产,更甚至来年扩大生产的相关计划都有涉及。

不过张岱心里清楚,明年的灾害情况和所波及的范围要比今年更大,故而恢复灾区的生产不宜乐观,反而是将现有的人力投送到幽州等未受灾的地区直接进行屯垦生产才是正计。

他在堂中也举手表达了一下这一观点,宇文融闻言后只是点头说道:“燕公前所构计我亦有览,对此也有认同。只不过大灾之后、人心浮动,由中徙边难免滋乱,还是应当慎重。”

有才能的人通常会更有主见,也更坚持自己的判断,所以尽管宇文融对此并不反对,但也并不太过重视。

张岱闻言后便也只能暗叹一声,准备稍后尽量推动自己救灾计划所覆及的灾民家庭男丁们赴边避灾,不要留在乡土承受第二波的爆杀。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赈济当下灾情之余,也切记需要防疫。洪水过境、牛马多溺,生民痛失资业,恐怕不会遵从官府之令及时处置牛马尸骸。你等入州之后也需严查此事,察觉时疫滋生一定要尽早奏报……”

宇文融又神态严肃的说起另一个话题。

张岱听到这话后心内便一动,王毛仲不声不响的帮他收拾了姚闳一顿,自己也理应表示一番,不妨将此告知,建议他从陇右牧区调集一批防疫治病的兽药来备用。

如果真的发生牲畜疫情,有足够的药物才是最重要的,价格反倒是其次。况且王毛仲如果囤积定价太高,这又成了一个黑点,别的官员自然会弹劾他,皇帝怕是也得敲打他。

@顶点小说 . www.guangyi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顶点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