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1章 反响平平(1/2)

所以哪怕朱吾适嫌麻烦,保护他的人还是很谨慎。

不仅要搜身,还要仔细查身份证明,邀请函啥的。

等到所有人都找好位置坐下,朱吾适走上了舞台。

“早上好啊各位。”

台下众人闻言,忍不住在心中腹诽。

都尼玛快十点了,还早上好呢。

“废话不多说啊,接下来咱们开始干正事儿啊。

首先,我看看有多少想去瀛洲淘金的,举手我看看。”

台下众人没有犹豫,全都举起了手。

朱吾适粗略地看了一下,虽然大家都举起了手,但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的人脸上的表情很兴奋,甚至带着一丝狂热,有的人则很淡定。

有些人虽然也举起了手,但是朱吾适看得出来,他们对金矿的兴趣并不是特别的大。

而那些神情兴奋的人,全都是生面孔。

那些朱吾适比较熟悉的,实力比较强大的商人则是兴致缺缺的样子。

仿佛他们今天过来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这种现象让朱吾适有些不解。

不过他好歹也在大明这么多年了,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应该是产量问题。

大明的黄金产量很低,这个朱吾适是知道的。

一年也就四万两左右。

此时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是,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六两白银。

一年的黄金产量四万两,也就相当于二十四万两白银。

没有经过朱吾适改造前的大明,一年的税收差不多是1000万两白银。

而永乐年间,民营矿业出现后,光是在银矿方面的税收每年就有十几万两。要知道大明的税收可是三十税二。

也就是说永乐年间民营矿业一年的产量差不多是四五百万两白银。

由此可见,大明的黄金产量是多么的低了。

正是因为产量低,所以此时黄金在大明基本上不作为货币流通。

主要流通的货币是白银和铜钱。

当然了,现在已经有被明币取代的趋势。

也正是因为大明白银产量还不错,黄金产量非常的低。

所以那些了解情况的商人,对于去瀛洲淘金真的不是很有热情。

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金矿又是官营的,一年的产量也就二十多万两白银。

那瀛洲就算有金矿,又能有多少呢。

费劲吧啦,漂洋过海去淘金,一年赚个几万两,还不如他们随便做点儿什么生意呢。

别的不说,多生产收购点儿布匹瓷器什么的运到欧洲,去一趟赚的就不止几万两了。

这个生意他们每年都有做,还比较顺手。

所以为什么要费那个劲去瀛洲淘金呢,太不划算了。

商人就是这样,不划算的生意他们是不会做的。

这些人之所以过来,并且也决定去淘金。

并不是为了利益,纯粹是为了不让朱吾适给他们穿小鞋。

经过这几年的接触,大明商人对朱吾适也已经很熟悉了。

朱吾适这个人不仅有本事,还非常的好说话。

他信奉的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顶点小说 . www.guangyi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顶点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