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朱吾适,他就会给那些支持他的人方便,让他们赚钱。
相反,如果不支持朱吾适,那有什么好事儿朱吾适也不会带他玩儿的。
所以那些有实力的商人今天过来,也愿意去淘金,就是为了给朱吾适面子。
怕不参加的话,朱吾适以后有什么赚钱的生意不带他们了。
就比如说蒸汽火车。
万一今天不支持朱吾适,朱吾适拿个小本本记上,以后蒸汽火车正式投入使用。
别人都可以用蒸汽火车拉货,自己因为没有参与淘金,被朱吾适给嫌弃了,不让他们承包车厢,那对他们的生意影响可就太大了。
这是朱吾适之前没有想到的。
在他看来,瀛洲西部的金矿储量非常的大,一万万两黄金啊。
换成白银就是六万万两。
大明一年的税收是1000万两。
这些黄金储量相当于大明60年的税收啊。
也就是说,朱元璋加朱棣,两个人一共在位五六十年,加起来收的税,还不一定有瀛洲西部的黄金多呢。
就这朱棣都创造了一个永乐盛世呢。
朱元璋也落了个洪武大帝的名头。
如果这些黄金都给了他俩,大明肯定能发展的更好,说不定最后还能多苟延残喘几年呢。
当然了,这些都是朱吾适瞎想的。
他现在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由于他的疏忽,忘记了大明土着对瀛洲的金矿储量情况不明。
他以为大家都知道,所以肯定会很兴奋。
实则是除了他以外,别人都不知道。
反而是那些实力不太行的商人很在意这个。
在他们看来,弄几条船,再找些人送到瀛洲去,然后就管吃管住就让他们淘金呗。
哪怕一年赚个一万两,那也是赚啊,蚊子再小也是肉。
何况一万两其实真的已经非常多了。
这些人朱吾适需要。
但是那些有实力的大商人朱吾适更需要。
如果一个商人承包了一个金矿,笼络了几千个工人,那金矿附近就有很大概率出现一个城镇。
仅仅只有几十人的话,肯定不会有大型的人类聚集地出现的。
朱吾适让人去瀛洲淘金,为了的就是瀛洲能够快速出现一些人类聚集地。
原历史西部淘金热的时候,十万人跑去西部淘金,然后旧金山就从一个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了大城市。
萨克拉门托,科洛马,草谷,内华达城,普莱瑟维尔,索诺拉,哥伦比亚等等一些城镇,都是淘金热时期出现的。
有了城镇,这些土地才能真正成为大明的领地。
就跟现在一样,朱吾适给新大陆取名叫瀛洲,然后宣布瀛洲是大明的。
听着很牛逼,实际是根本没有掌控权啊。
只有当有大明人聚集的城镇出现在瀛洲大地上,这些地方才真的算是成了大明的土地。
所以那些有实力的大商人必须要加入其中。
因为他们有钱,有人,前期舍得投入。
就说最基础的吧,想要去瀛洲淘金,你得先到瀛洲去吧。
从大明去瀛洲,可是要横跨太平洋的,并不是说随便找个小船就能到的。
需要的是足以支撑远航的大海船。
大海船的建造也是需要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