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章 医盟秘辛 心石微光(2/2)

李闻言——李霄山亲子,素来严厉孤峻,从不轻收弟子,过往诸才俊即便入盟多年,亦难得入其门墙一步。

今日之言,已非赏识,而近乎破格。

叶灵筠抬首望去,心中骤然一震。他低下头,缓缓叩首应道:“弟子……愿遵盟主之命。”

自此,他入李闻言门下,与师弟时珍、果珍同研方脉。三人情性各异,年岁相若,争论颇多。时珍沉静,喜药理之精微;果珍执拗,旁人言未必听,典籍却日夜不辍。

医盟上人虽繁,能得李闻言亲授者寥寥。他未问过原因,只日日在竹庐研案抄经,有时夜半醒来,摸着衣内那枚玄石,便觉一缕温意自胸口散出,不温不热,如旧人所托,未敢辜负。

嘉靖二十六年秋,京中风雨未定,内阁新改,吏治废弛,朝堂之外贪腐横生。诸司明争暗斗,六部之下派系林立。

太医院因误诊御宠一案覆案,震动宫闱,牵连医盟数人,圣上大怒,密召内阁荐医才入京,以充六扇门医务之缺。

李霄山知情势有变,命叶灵筠下山应调。月池一别,叶灵筠未回首,衣袖拂雪而行,只将玄石贴身藏于胸前。

初入六扇门,职属医务,名挂缉私,实则多为内侍与府案断后之责。旧案纷纭,诸多缉司不愿细查,凡涉尸毒疫乱之事,俱推与他。

他未拒。三月之内,断五起命案,两起疫狱,一案波及京通私盐,内牵户部,外绕锦衣,几至搁案。他独查七日,翻旧历、验残骨、走访五十里盐路,竟于成衣铺中翻出真迹,一举定案,始得声名。

朝中人皆言此人目冷心硬,不近人情,实则生人面前不苟一语,亡者之后必焚香洗手,断骨之后一跪成礼。六扇门内起初对他多有讥议,后渐改口唤其为“叶先生”。

是年腊月,乌纱巷血案起。户部员外郎暴毙家中,仆婢死者六人,府中皆被封锁。

叶灵筠奉命赴案,踏入乌纱巷,目光扫过檐角残雪。

最先撞入眼帘的是刑部中直张太岳,他赤红着脸,对着紧闭的府门来回踱步,见叶灵筠到来,只匆匆抱拳便又将视线转回命案现场;

再往前几步,兵部中官莫沧溟立于暗影中,鹖服上的玄色纹路与夜色融为一体,正不动声色地与暗处守卫传递暗号;

而最后一人最是醒目 —— 钦天监副使诸葛玄白衣胜雪,腰间星盘折射着冷光,唇角那抹若有似无的笑意,倒比巷中积雪更凉三分。

三人初与他言语未多,唯张太岳因案牵人命,见门中尸横几层,酒未入口便破口大骂,似与谁积怨颇深。

叶灵筠止步门下,仅凝目察气,旋即转入耳房。约一炷香后持香符而出,道:“风门有异。”

诸葛玄闻言止步,立于巷前石阶处观气片刻,忽道:“这处生气交煞,未必是人为。”

张太岳闻言一怔:“鬼神之说?”

叶灵筠却不答,手中香灰一撒,指向中庭石井,“是井水引入室,形局自成。方才探尸,府中婢女皆右眼溃烂,其状与‘青蚀’尸毒相合。唯独户部员外郎一人,尸无外伤,面色如生。”

众人闻言心中一凛。

是夜四人同查,至寅时方离。案终虽归于“井水藏尸、煞气沾人”,仍被人弹劾“妖言惑众”。叶灵筠由此见识官场风向之狠,亦觉身侧三人虽职异性异,却俱是敢言敢行之人。

数月后,再有宫中内卫旧人密函而来,言宫闱之内近月频现“逆气入脉”者,所症似毒非毒,似蛊非蛊。

御医束手,竟有人建议设局炼丹引气,以驱宫中异脉。

叶灵筠未言语,只于夜深之时,坐于檐下焚香调息,手探怀中玄石,那石今日忽有温意如潮,指端一触,竟微光乍现。

他抬头看着天色,那夜乌云未起,星光淡淡。耳边却隐约听得石中低鸣一线,仿佛有物将醒。

月色清冷,似清泉泻地。

茶楼后院,灯火疏疏,四人围坐石桌。张太岳酒意已浓,放怀一笑,扯襟道:“叶兄你这般冷淡,三夜未眠仍行如常,我看你不是人,是哪家仙人转世,还是练了哪门子无眠功法?”

墨沧溟斜倚栏边,低笑一声:“他若是仙人,那你是什么?醉鬼成道?”

张太岳拍桌大笑,杯中酒水倾洒半地:“醉而能醒,方是妙道!我不过借酒问剑,哪如叶兄,天不言自高。”

叶灵筠未语,只将手中石子从袖中取出,置于桌上。

那物原是不起眼的灰白石,表面粗涩,毫无灵光。但落在月下,桌面似泛起一层极淡的纹动,波光不动声色地荡开,如水洇开墨。

诸葛玄神色一凛,伸手将石托于掌中,指腹才触,眉目便是一变。

“此石非凡,”他凝声道,“内蕴四象之气,生克自成,不属山川地脉之物,倒像是——”

“天外之遗。”

张太岳一听,酒意散去半分,目光也沉了下来:“难怪你这般沉得住气。我与你一道查案多年,从未见你真怒、真倦、真痛。你这副身骨,怕早已与常人不同。”

诸葛玄拈石轻旋,似可感应其中律动,轻声补道:“四象一合,便是一界……叶兄,这……”

@顶点小说 . www.guangyi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顶点小说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