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年间,开封府大街小巷,人潮涌动,车水马龙之声不绝于耳。商铺林立,招牌在微风中摇曳,吆喝声、谈笑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
就在这繁华都市的一角,坐落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朱红色的大门彰显着曾经的荣耀与辉煌,这便是王员外的家宅。
王员外一生凭借着卓越的眼光、过人的胆识以及不懈的努力,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风雨,终积攒下了万贯家财。
如今已年过七旬,岁月如同一把无情的刻刀,痕迹悄然爬上他那饱经沧桑的脸庞,身体也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
他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王继恩、王继仁与王继信 。
平日里,三兄弟在外人眼中相处和睦,兄友弟恭,宛如一幅温馨美好的画卷。
邻里们瞧见,无不夸赞王家兄弟情谊深厚。
然而,当听闻父亲可能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后,那潜藏在三兄弟心底对家产的觊觎,如同遇风而燃的野草,疯狂地生长起来。
这日,王继恩将一帮酒肉朋友邀至密室。烛光摇曳,光影在众人脸上闪烁不定。
王继恩眉头紧皱,眼中透着算计,低声说道:“诸位兄弟,如今父亲病重,怕是时日无多。这偌大家产,若能多分些与我,日后我定不会亏待各位。”
其中一人附和道:“王兄,你是长子,这家中产业本就该你多得。只是那两个弟弟,怕是不会轻易罢休。”
王继恩冷哼一声:“哼,他们能有何办法?我已想好对策,伪造一份遗嘱,将大部分家产划归我名下。只是此事还需各位兄弟相助,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众人相视,纷纷点头,密室中回荡着一阵低沉的密谋声。
与此同时,在府邸后院,王继仁正挥舞着手中大刀,刀光霍霍。
身旁家丁们齐声喝彩。王继仁将刀一收,大声说道:“都给我听好了!等父亲一去,这家中便是我做主。那老大、老三若敢与我争家产,我定让他们知道我手中这刀的厉害!”
有家丁讨好道:“二爷武艺高强,这开封城谁不知道?到时候定能将家产牢牢握在手中。”
王继仁听后,仰头大笑:“哈哈,没错!在这武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都给我好好练,到时候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而另一边,王继信在父亲病榻前,满脸关切地说道:“父亲,您安心养病,切莫忧虑。儿子会一直侍奉在您身边。”王员外微微点头,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等王员外睡去,王继信悄悄离开房间,来到账房先生处。
他关紧房门,压低声音说道:“先生,如今局势紧迫。我想让你帮我篡改账本,多记些钱财在我名下。只要事情办成,我定不会忘了你的功劳。”
账房先生面露难色:“三少爷,这……这可是违法之事,万一被发现……”
王继信瞪了他一眼:“哼,只要你我做得隐秘,怎会被发现?你若不答应,日后有你好看!”
账房先生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无奈点头:“好吧,三少爷,我照做便是。”
这一日,王员外的病情在这压抑的氛围中突然恶化,生命垂危。下人匆忙奔走,将消息传给了王家三兄弟。
王继恩、王继仁、王继信三兄弟听闻后,急忙赶到父亲的床边。
一进屋,王继恩便扑到床边,带着哭腔喊道:“爹啊,您可不能丢下我们啊!”
王继仁也红着眼,大声抽泣着:“爹,您怎么就突然病成这样了,您得撑住啊!”